二、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要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從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從主要依賴生產要素投入增加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賴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靠技術創新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使加工貿易逐漸由加工組裝環節向產前研發、產后營銷的價值鏈高端攀升,鞏固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大宗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而技術創新是價值鏈升級的關鍵。
首先,要跟蹤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趨向,加大國家對新技術的基礎研究投入,推動新技術應用,跟蹤國際標準,適當提高技術標準,促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緩解制造業日益趨緊的要素約束。
其次,在深化對外開放中,加強與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鼓勵中外聯合進行新技術研發,支持國內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合作等方式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外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再次,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消除企業創新的制度瓶頸,塑造創新的制度環境,鼓勵企業技術研發投入,改革教育體制,形成創新型人才培育機制,全方位推動技術結構升級。
三、重視出口產品質量,塑造世界名牌
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各國都在謀求調整經濟結構,同質化的產品極易被他國替代,由此,國際貿易的競爭也由價格競爭、規模競爭逐步轉向質量競爭。中國企業能否打造出新型國際競爭力,關鍵取決于能否培育起以技術、品牌、服務為核心的產品質量優勢,以質量立國。質量立國的核心是塑造產品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和性能,改變廉價低質的產品形象。而持續的技術研發創新是塑造品牌的關鍵;良好的服務是品牌維護的主要手段。
提升出口產品質量,還要構建質量倒逼機制,采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建立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質量檢驗;建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嚴厲打擊出口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通過構建質量倒逼機制,形成出口企業重視產品質量、崇尚提升產品品質的社會環境。
目前,我國已經涌現出華為、格力、海爾、聯想、三一重工等一批企業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實施品牌戰略和質量戰略,建立完善的全球售后服務體系,也出現了如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等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未來應充分發揮具有品牌、質量效應的企業和行業的示范效應,引領越來越多的企業以質量為基礎塑造世界名牌,形成群體性的、行業性的優質形象,通過品質提升來增強出口競爭優勢。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