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進優出”和中國對外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對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相一致。今年前4月,中國外貿增速雖然在放緩,但外貿結構在優化,“優進優出”特點已有所呈現。表現在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上升,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上升自主性增強,機電產品出口增速高于總體水平,部分高端制造產品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趨勢,手機、運輸工具和金屬加工機床等出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目前中國裝備走出去勢頭正勁,成為“優進優出”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今年一季度,中國裝備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達到9.6億美元。相關設備出口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前兩個月中國鐵路設備出口超過60億美元,同比增長51.8%。
中國外貿“優進優出”將對全球貿易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一方面,中國作為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優進優出”在促進中國產業升級、有效提升中國比較優勢的同時,將促進全球貿易的優質發展。另一方面,伴隨著“優進優出”,中國裝備走出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的同時,也將為中國與發達國家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創造更多機遇,有利于其他國家加快工業化進程和擴大就業,更好地發揮全球貿易對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
周景彤:中國經濟近幾年正在從外需拉動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當前,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在減弱,環境承載力有限,傳統產業相對飽和,而國際需求不振,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高端水平邁進。實際上,最近幾年中國外貿結構升級已經取得一定進展,產品附加值、技術含量有了一定提升。去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超過外貿出口總額的1/4。中國對外貿易占全球的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在不斷上升。
另外,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傳統發達國家的全球貿易份額趨于下降。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商品出口中所占份額從1990年的24%上升至2013年的45%。與此同時,區域內貿易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其中亞洲地區表現尤為突出,亞洲在所有南南出口中占比達到85%。
洪平凡: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對外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已經從微不足道增加到12%,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但隨著國內工資水平明顯增長,勞動力從農業向制造業轉移,以及與工業化相關的環境成本上升,預計中國出口不會再出現20%的高速度增長,但恢復至7%—8%的水平在未來幾年還是可能的。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