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境外代購的興起,“海淘族”的購物清單里不只是有奶粉、化妝品和奢侈品,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海淘藥品和保健品。但其中卻暗藏了諸多風險,消費者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的藥品和保健品,真假難辨,而一旦出現問題,權益難以受到法律保護,要想海外維權,可謂難上加難。
業內專家提醒,海外代購藥品和保健品,一定要慎重。
藥品和保健品成海淘新寵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海淘族”規模已達到1800萬。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族”人數將達到3560萬人。近年來,藥品和保健品成為“海淘族”的新寵。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海淘藥品和保健品的來源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國外一級代理商通過EMS郵寄;二是直接從國外藥店網站購買;三是國外個人代購后郵寄,通常為同學、朋友或生意伙伴。其中,海淘藥品主要集中在三種類型:一是治療腫瘤藥品,如印度產的抗癌藥物易瑞沙、特羅凱等;二是兒童用藥,德國產沐舒坦口服液、兒童果味止咳糖漿等;三是減肥藥物。
記者在網頁上輸入一些海外藥品名稱,立刻便跳出了大量代購頁面。有一家網站聲稱專業代購美國赫賽汀,440mg價格:6000元/支,還有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曝光關停的“印度德森代購”網上,曾長期打著“易瑞沙代購價格:1800元印度直郵”信息。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價格便宜之外,被列入海淘清單的藥品通常長期受患者“追捧”。在一些“媽媽圈”里,一份“海淘寶寶藥品”清單廣為流傳,其中有“德國的小綠葉、沐舒坦、退燒栓、鼻塞精油、補液鹽;香港的余仁生保嬰丹、法國雙飛人藥水、位元堂猴棗散……”。
“海外代購保健品和藥品的現象不是現在才有的,前兩年就火起來了,和代購奢侈品是一個概念。”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秘書長張詠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其早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海外代購保健品和藥品之所以這么火,和國內消費者認為國外的藥品更安全有關。
真假難辨隱患大
對于國外藥品進口的監管,我國法律有嚴格的規定。未經批準進口、銷售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而不論藥品在海外真假如何,為他人代購或自行在網上銷售可能構成犯罪。據業內專家介紹,未通過我國藥監、質檢部門檢驗、測試、評估的“洋藥”,其療效、不良反應無法為我國醫療部門掌握,盲目使用可能對公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不可估計的影響。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