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影響,7月的浙江暴雨不斷,但這并未破壞浙江新迪國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的心情。在公司幾千平方米的廠房里,近百名員工正忙著操作流水線,趕做新一批訂單。“今年的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0%到30%。”公司董事長汪宇舟介紹說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農 產 品15.71-0.56-3.44%,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到北美、歐洲、新西蘭和日本。國外對農產品行業的需求很大,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相對明顯,再加上公司擁有20多年的出口經驗和穩定的客戶來源,出口國際競爭優勢日漸形成,訂單增長比較樂觀,出口銷售相對較好。
這是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浙江調研時看到的情景。不過,宏觀數據并不樂觀。據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增長0.9%,降至近年來的“冰點”。為穩定外貿增長,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出臺《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從改善外貿環境、強化政策保障、加快推進改革、突出創新驅動等七方面穩定外貿增長。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穩外貿的政策措施會更加細化,這些政策措施落實后,下半年外貿有望好于上半年,但從近期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出口壓力仍較大,外貿仍將面臨一段時期的“煎熬”。
出口壓力仍較大
海關總署最新調查結果顯示,6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8,較5月回落0.2,表明未來兩三個月外貿出口壓力依然較大。
業內人士表示,外需低迷成為影響今年我國外貿的最主要因素。當前全球經濟維持低速增長,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一些國際機構下調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預期增速。在發達市場中,只有美國經濟增勢相對較好,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均較疲弱。新興市場雖然經濟增速快于發達國家,但受結構性矛盾突出、資金外流等影響,經濟增長也普遍放緩。
除外需疲弱的影響外,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和出口綜合成本的居高不下也會抑制未來出口的增長。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今年3月達到歷史最高點,二季度以來雖小幅度回落,但仍處于高位。(下轉A03版)
(上接A01版)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美元、日元均呈現升值走勢。截至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較年初升值0.2%、6.9%和2.2%。
華龍證券宏觀分析師張連軍表示,巴西、南非等市場需求因人民幣強勁走勢而需求減少,對我國日用消費品類出口影響尤其較大。此外,日元大幅貶值也抑制了我國與日本雙邊貿易的發展。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