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數字文化館論壇上,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羅云川所說:“本以為大家都會去聽同時舉辦的于丹演講,想不到我們的論壇也能吸引這么多人。”而2014中國文化館年會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讓人矚目:博覽會達成交易意向8.7億元,年會帶動直接經濟效益2.98億元。
雖然是全國文化館行業的首屆年會,本屆年會的參會代表主要集中于公共文化領域,但本屆年會卻吸引了眾多文化藝術類參展商,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博覽會招展工作早早結束,不僅成為文化事業單位交流的平臺,也為演藝藝術裝備、文化藝術機構、文創及藝術產品等行業提供了展示平臺。
“這次年會有很多文化館行業人士參加,蘊藏著很大商機,我們已經接待了不少參會代表,一些單位已經有合作意向,到我們展位和公司進行了考察!闭憬筘S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企劃總監謝志輝表示,盡管他們之前的合作對象側重商業領域,但對本屆年會仍然抱有很高期望:在由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領域,已經開始出現很多商機。而海倫鋼琴在博覽會辟出一塊區域,辦起了鋼琴演奏會現場展示產品質量,不僅吸引了文化館界人士,不少觀眾還帶著孩子來聽音樂會。來自北京凝聚思源藝術、上海188藝術倉庫、成都99藝術等20余家藝術機構,帶來的400多幅名家名作受到追捧。
為什么本屆文化館年會有如此高的人氣?除了高規格帶來的強大號召力,其與博覽會的運作方式也不無關系——本屆年會采用政府服務項目外包方式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把博覽會的招展、運營交由企業承擔。這一方面讓政府從具體繁雜的事務中脫離出來,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會展企業專業團隊的管理和技術優勢,用市場化運作的手段調動各行業協會、對口展覽公司和代理機構的積極性,有效整合了優質會展資源。
不僅是博覽會,文化活動也廣泛吸引了社會力量參與。例如,本屆年會重頭戲阿拉音樂節系列活動中,“阿拉‘樂響越樂’音樂創意市集”匯聚了眾多熱愛音樂的時尚達人、手作達人,在活動現場展示他們關于音樂的年代收藏、創意作品等,大批音樂能人成為活動主角。
“社會化發展是公共文化服務多元發展的趨勢,它并不意味著政府甩手,政府主導的地位不能改變。同時,社會化也不僅僅是多了幾個人和錢,從更高的層面來講,它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動力!眹夜参幕⻊阵w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說。
而這一點,在本屆年會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以博覽會為例,“采取政府購買的方式,引入競爭機制,通過招投標,最后確定會展公司來承接招商布展,而招商方案設置與監督都由承辦方負責。例如,此次我們‘組團’招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與老字號協會、工藝美術協會、陶瓷協會等合作,以地方和行業為單位招展,這些方案和細則由我們制定,而具體運作委托給會展公司,充分體現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行’的辦會宗旨!北緦媚陼修k方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