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從鋪集鎮政府駐地驅車向北7公里,就是高家莊村,這里位于膠州、諸城、高密三地的交界處。村支書宋建春說,現在的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高家莊村核桃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
宋建春說,為了帶領大家致富,2009年8月,高家莊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將農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成立了合作社。“山里的地種莊稼不行,種核桃還不錯。”宋建春說,確定了項目,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都是農民,手里除了地,啥也沒有,就得找銀行貸款。今年青島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試點,解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農村土地經營權證》拿到手后,我們抵押了1000畝地,得到了青島農商行膠州支行150萬元的貸款。”
現在,全村153戶村民全部入股,都成了合作社的社員。“今年第一年結果,產量只有5噸左右,明年就能達到10噸以上了。”宋建春說,他計劃年底給社員們分紅。
3436個村已發證到戶
實際上,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一直是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而作為農民最大財產的承包地,由于產權不明晰、價值未量化等原因,往往得不到銀行的認可。為此,青島市啟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
“試點的第一步就是確權頒證。”青島市農委副主任張永昌說,2013年上半年,青島市集中在7個鄉鎮、21個村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截至目前,全市已經有3836個村開展了確權登記工作,其中,已有3436個村將權證發放到戶。
“確權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土地‘流’起來。”張永昌說,在確權的基礎上,青島市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土地經營權登記頒證制度,實現了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并賦予土地經營權證抵押、擔保權能,“農民拿著《農村土地經營權證》就能到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從而實現了土地資源的資本化和市場化。”
由于《農村土地經營權證》的外皮是綠色,因此,又被農民們稱為“綠證”或者“綠本”。據統計,目前,全市共為規模經營主體頒發“綠本”125本,涉及土地經營面積7.55萬畝。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