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印
新三板在設立之初,定位于“促進民間投資和中小企業發展,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在這一定位下,新三板敞開大門,不論企業規模多大,在哪個省份,屬于哪個行業,屬于國有、民營還是合資,均可進場掛牌。迄今為止,新三板發展迅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
新三板發展迅速
將進一步釋放國企活力
新三板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總體布局。之前我們重視場內市場,場外市場停滯不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國內外經濟形勢決定了,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千千萬萬中小企業的崛起。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是融資難、融資貴,表現為獲得銀行貸款難、發行債券難、進入場內市場難、融資成本高等,發展場外市場是破解這一瓶頸的必然選擇。現實已證明,新三板自2013年揭牌以來,各項功能正逐步實現。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直逼滬深市場,大量企業實現了股份轉讓、股票發行、并購等掛牌初衷,成交量和成交額不斷增加,市場人氣不斷提高。新三板正開啟新一輪資本盛宴,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涉及方方面面,自2012年十八大以來,國資改革是新一輪改革的切入點之一,發展混合所有制是國資改革的重要思路。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通常理解是,國有企業引入民營資本,或者國有企業參股民營企業。
筆者認為,如果理解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將很難實現國資改革的初衷,打開經濟增長新局面,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年,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國企上市公司就是混合所有制的典型代表。正確理解混合所有制經濟,必須立足于新一輪改革的全局。
在過去的二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一大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不斷壯大。國有企業從之前虧損狀態變為盈利狀態,從工廠發展成為企業集團,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每一個國有企業都是一個大集團,在集團里面,普遍有幾十家公司甚至上百家公司,這些公司遍布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并普遍觸及到一些不屬于本集團核心業務的產業。國有企業這種集團化的發展模式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但是涉及的細分行業過多,鋪的面太廣,增加了管理難度,不利于總體效率的提升。并且,上下游一體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壟斷地位,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飽受諸多詬病。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在“4萬億”刺激計劃下,出現了不少國進民退的現象,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一定擠壓。因此,筆者認為,新一輪國資改革的愿景是重新整合國有經濟和國有資源,國有企業重整集團內的大小公司,保留核心資源,減去外圍產業,塑身健體后,再次勇攀高峰。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