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給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這次年會仍然聚焦林產品貿易與投資的可持續。這看似老話題,但在經濟新常態以及“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老話題也有了新內涵,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如何在新的經濟發展態勢中印上“可持續”的烙印?
新常態下林產品貿易的新變化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林業對外貿易和投資怎么發展?我想所謂的新常態和新環境,首先是我們貿易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更加弱化了,已經不如越南等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比東歐國家的勞動力成本還高。其次,低成本在全球獲取木材資源的環境和條件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我們獲得木材資源付出了很多環境成本和其他代價。第三,全球的貿易壁壘對企業影響很深遠,近些年,企業一直疲于應對貿易摩擦,這對企業的各方面耗損很大。第四,我國的環境、承載力已經達到了上限,我們要從“大進大出”變為“優進優出”。
這幾個新的變化,促使我們林產品貿易必須要轉變,要從過去不可持續的、不平衡的貿易形式發展到可持續的、平衡的貿易形式;要以裝備走出去帶動技術、服務、標準的轉型和升級。
國際林產品貿易呈現五大特點
全球的經濟正從危機時代向后危機時代的過渡,保持了溫和增長的態勢,但是也存在著重大的下行風險,就業和消費的形勢比較嚴峻。當前國際林產品貿易正呈現五大特點和趨勢:一是中國已是全球第一大木材進口國和人造板出口國,而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在國際林產品貿易方面正在成為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二是俄羅斯、南美、非洲、太平洋島國等傳統木材資源出口國逐步減少原木出口,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工業原木的國際貿易量持續下降;三是歐美發達國家在高端林產品領域繼續占據著制高點,并且在全球林產品貿易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其所占份額正在逐漸減少;四是亞洲成為林產品貿易發展的重要區域,木材貿易額已超過北美,在各大洲中位居世界第二位。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緩慢復蘇階段,亞洲在世界林產品貿易中地位日益提高,表現出勃勃生機;五是高附加值加工產品,特別是精深加工產品貿易迅速擴大,技術創新與林產品貿易的關系日益凸顯。各國積極通過技術創新來開發高附加值林產品,以提升和保持林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改善貿易績效。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