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不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了2.3%,沒有達到去年初制定的增長7.5%的目標。傳統行業出口處于嚴冬,外貿影響比較大,經濟形勢復雜。美國經濟復蘇明顯,歐美經濟繼續低迷,傳統歐美市場訂單增加不明顯,整個外貿行業很不景氣。
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其中,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2.35萬億元,擴大45.9%。按美元計價,2014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4%、6.1%和0.4%。
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以及國內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給了國內出口產業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這也成為技術進步和產業調整轉移的動力。2014年外貿轉型升級的成效繼續顯現,服務貿易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目前,傳統外貿企業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及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成本上升、訂單減少、行業競爭、自身局限性等。
“互聯網+”對外貿帶來的新氣象
當前,中國制造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可以優化產業鏈、擴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增加就業,還具有重塑國際產業鏈、提升品牌競爭力、建立全球貿易新秩序等作用。
改變價值鏈格局。在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下,傳統的國際貿易供應鏈更加扁平化,傳統貿易中一些重要的中間環節被弱化甚至替代,原來貿易商、批發商以國外的進口商等環節的中間成本被擠壓甚至完全消失,這部分成本被很大程度轉移出來,變成生產商的利潤,另一部分成為消費者獲得的價格優惠,國際貿易的成本在產品價格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互聯網+外貿的跨境電子商務幫助“中國制造”實現利潤回歸。
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隨著全球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現代物流和支付的發展,在電子商務平臺的幫助下,“中國制造”的出海通道更為通暢,營銷方式更為靈活,跨境貿易更為便利。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的專業服務可以代替傳統貿易中貿易、金融、外語等專業人才的作用,使過去復雜的國際貿易變得簡單、透明。這些可使小企業進入國際貿易的門檻和進出口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幫助中小制造企業快速成長。在跨境電商平臺的幫助下,小企業有機會與大企業平起平坐、同臺競技,互聯網真正幫助了小企業發展,為小企業開創了參與全球經濟貿易的先河。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